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用法治为乡贤治乡赋能
  发布时间:2023-12-15 17:31:49 打印 字号: | |

在北京市大兴区魏善庄镇,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职业各不相同,有的是退休返乡的老干部、老教师,有的是外来本村的致富能手,有的是本村的万事通,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农村有着很高的威望。他们了解村里的风土人情,村民们信任他们,称他们为“乡贤”。乡贤治乡,成为了这里的枫桥经验。可随着大兴国际机场建设,魏善庄镇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乡贤们在处理村民矛盾时,涉及的经济利益也越来越多,传统经验在某些情况下已经不适合当下的现实。法治,是这里亟需的破局良方。



大兴法院的“1+6法治同行”与“乡贤”治乡这两个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就这样不期而遇。

“1+6法治同行”是大兴法院以党建为引领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关键是“1”,即“一镇街一支部”,党建引领精准对接,重点是“6”,即“一镇街一哨点”,及时响应风险预警;“一镇街一订单”,提供精细司法供给;“一镇街一课堂”,主动拓展宣传阵地;“一镇街一活动”,关怀回访文化对接;“一镇街一通报”,司法参谋全程护航。

大兴法院安定人民法庭党支部是魏善庄镇的对接单位,当乡贤们有用法律处理矛盾的学习需求时,魏善庄镇提交了普法订单,安定法庭快速响应,庭长张凤华带着一个个本乡本土的案例走进讲堂。这里的课堂与学校里的普法课有很大的区别。这里的授课紧紧围绕涉婚姻家事案件、邻里纠纷案件、养老纠纷案件等法律适用及典型案例的法律问题及注意事项展开。重点落在如何开展调解,在调解中怎样适用法律法规,从情与法的角度让村民们信服。同时,也对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进行了详细介绍。

课程结束后,张凤华与“乡贤”代表展开座谈,“乡贤”代表表示:“本次授课受益颇多,我们在本乡本土这了解这的人,在人情这方面我们有优势,现在在了解法律知识的基础工作上将更有利于调解活动的开展。希望咱们多合作,多交流,以后越来越多的案件调解好了,都不用到法院去打官司了哩!”

目前,大兴法院18个党支部已与辖区内22个镇街全覆盖对接,除了订单式普法,普法驿站进企业园区、社区、村镇;参与矛盾化解,将“治未病”落在基层等实践创新已取得实质性成果。“1+6法治同行”工作机制与本地镇街既有的基层治理方法深度结合,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路径,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不断丰富、完善符合新大兴新国门建设的“枫桥经验”。



 

责任编辑:曲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