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警风采 > 人物聚焦
程立:笃行不怠,因得真趣
作者:熊诗岚  发布时间:2022-01-14 16:27:40 打印 字号: | |

执一支妙笔,书写锦绣文章;

守为民初心,办结桩桩难案;

立三尺讲台,传递法治强音。

她就是第二届北京法院司法实务研究专家、 大兴法院执行局执行裁判组组长程立法官。梳理她的经历不难发现,专家有之路着清晰的延展脉络。

迎难而上,铆足三股劲儿

初见程立,难免被瘦小的身躯迷惑。但领导和同事都清楚,她内里含着一股“狠劲儿”,像极了她的家乡重庆,爬坡上坎,热辣爽利,绝不服输。

2021年4月,程立成功办结《民法典》施行后北京市首例变更民政部门为被执行人担任遗产管理人的案件。彼时,《民法典》开始施行不久,遗产管理人制度刚刚进入公众视野。实践中尚无由民政部门担任遗产管理人进而变更为被执行人的先例。民政部门如何履职也无章可循。因此,该案的民政部门顾虑重重。为打消其顾虑,程立积极促成联动会商,指导其依法行使遗产管理人职责。最终,案件顺利推进,为债权债务的清理赢得了时间。

凭着“狠劲儿”,办结多起“骨头案”。在某执行案件中,被执行人陈某拒不腾退房屋达十余年,面对僵局,程立决定转换思路,寻求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联动,追加陈某拒不执行判决罪,从而找到办理案件的突破口。该案起到了“打击一个,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并入选北京法院拒执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保持“踏实劲儿”,注重基本功的锤炼。工作中,程立不断精进裁判文书写作,磨砺庭审驾驭技能。撰写的裁判文书2次获北京法院优秀裁判文书百佳奖;编写的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获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三等奖;疫情期间,在北京法院举办的“百案云庭”专项业务技能比赛中,带领的团队获得北京法院“模范云庭”金奖。

善施“巧劲儿”,妥善化解矛盾纠纷。执行裁判中最疑难复杂的为债务人异议案件。一笔烂账、两不相让,再加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存在空白,实践中裁判思路不统一,这类案件争议大十分棘手。但程立总能拿出令当事人双方都满意的方案。她将办案心得总结为十字口诀“算清糊涂账、听懂话外音”。“算清糊涂账”是法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唯有如此,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上权衡利弊得失;“听懂话外音”则要求法官探究双方僵持不下背后的真实诉求,在此基础上或“搭桥梁”,或“给台阶”。把工作做到当事人心坎里,双方的心结自然迎刃而解。

笔耕不辍,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

近期,全国法院第三十三届学术讨论会评选结果揭晓,程立又一次榜上有名。她立足执行裁判职责,深耕执行异议之诉,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一等奖,上次的题目是《执行标的多个查封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重塑》,这次是《民法典视野下债权人代位提起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规则厘定》。

丰收背后,是十余年的深耕。论文写作,练就了程立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十多年来,从明确选题到收集资料,从理顺思路到落笔成文,论文写作几乎贯穿每个春夏。为此,程立需要平衡时间、克服拖延、提升效率、稳定情绪。这让她在面对生活琐事和案牍之劳时,少了份畏惧,多了份从容。论文写作,也鞭策她养成了日常积累的好习惯。工作中的“疑难杂症”、理论界的真知灼见、同行的优秀裁判文书,总是随手记下。两篇全国一等奖论文也均取材自办案时遇到的真实案例。

写作已成为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旁人眼中的艰深晦涩,程立却甘之如饴。功夫不负有心人,程立撰写的论文5篇在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获奖,4篇在中国执行论坛获奖,7篇在北京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获奖;出版法学专著《校园侵权审判案例全类型精解》,参编法学专业书籍《强制执行事务操作指引》《民法典重点修改及新条文解读》等5本;并在法律适用、人民司法、人民法院报等发表文章20余篇……

程立也是实务调研的能手。2018年至2020年间,程立参加了2项最高院司法研究重点课题,执笔撰写报告逾10万字。其中,课题《执行内分改革路径研究》通过妥善评估、比较不同模式的成本、效益及可能风险,寻求效益最大化的“内分”改革模式,为推动执行机制改革的现代化添砖加瓦;课题《网络司法拍卖疑难问题研究》,则以基层法院的网络司法拍卖为样本,建立了一整套评估、询价、变价、司法辅助等实操模式,为强制执行法的立法提供了建议和思路。除此之外,程立还成功申报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执行异议之诉中排除执行的民事权利类型化研究》,旨在弥补具体审查标准规则供给不足的缺陷。她负责的2项北京法院优秀调研课题,也分获二等奖、三等奖。

打磨笔锋,也打磨心性。蟾宫折桂也好,名落孙山也罢,程立按着自己的节奏以年为单位拟定学术调研计划,因得真趣,所以在她看来,终身学习并不是什么难事。

勇敢发声,让法治的声音被听见

作为基层一线执行法官,程立经常受邀参加执行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论证研讨会。这样的场合,既有学术理论界权威,也有法院系统内专家,但她从不怯场。不管是权威还是专家,只要与自己意见不同,她总不免与之“掰扯”一番,为的是找个向上传递基层法官办案所遇疑难问题的窗口。在参与《民事强制执行法》起草过程中,收集、整理地方法院意见和建议、典型案例逾50万字。她庆幸,在中国法制发展的大潮中,自己也曾缀以点点浪花。

作为国家法官学院北京分院的兼职教师,程立通过“京法网上课堂”等平台,与全市干警分享自己的实务经验和理论成果。她还应邀为重庆三级法院等外地法院授课,得到同仁们的高度认可。此外,在由国家法官学院等举办的“天平阳光杯”人民法院网络微课程征集活动中,主讲的《不动产买受人物权期待权的法律适用》获评三等奖;在市高级法院政治部组织开展的“民法典首案微课堂”教学短片征集活动中,主讲的《债务人死亡后变更民政部门为被执行人的法律适用》获评三等奖。

2020年9月,程立幸运地迎来二宝。喜悦之余,平衡工作与生活的难度再次升级。但雷打不动的,始终是她的“睡前仪式”。待俩娃双双入睡,岁月重归静好,她蹑手蹑脚地走到书桌旁,打开电脑,开启自己的专属时间。状态良好时洋洋洒洒码几页字,状态欠佳时零零碎碎读半篇文。这个“睡前仪式”,从工作伊始一直坚持到现在。

程立以自己的节奏结实地工作和生活,不逃避现实中的种种难题,也思考着关乎他人福祉的宏大命题,用热爱抵挡焦虑侵袭。征途漫漫,唯有笃行不怠。

 

 

 
责任编辑:杨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