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警风采 > 办案手记
初心映我去“战斗”
作者:梁晓  发布时间:2018-11-24 14:54:06 打印 字号: | |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向全国人大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了解决执行难时间表: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这是人民法院对攻坚执行难立下的军令状、吹响的冲锋号、打响的发令枪。


2018年,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进入决战之年、决胜之年。为回答好新征程上的时代问卷,坚决如期打赢这场决胜仗,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大兴法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抓手,打造一支初心灼灼、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的执行队伍,全力以赴坚决打赢攻坚执行难这场硬仗。


我们的团队是一支敢于担当、甘于奉献,又相亲相爱的集体。担当就是要对案件负责、对当事人负责、对法律负责、对自己的职业选择负责,也对家人的期望负责。奉献是源于我们的集体既是执行团队,也是党小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是大家共同的初心选择,我们对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有强烈的身份认同,对党的组织有真挚的情感归属,也正是因为有精神力量的激励和鼓舞,我们大家才能团结互助、同甘共苦,攻坚克难。


2018年5月30日,在大兴法院首期“厉害了 我的团”主题党建论坛上,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该院执行实施庭副庭长赵鑫作为一名执行团队长和党小组组长发表了上述“我与我的团”感言。这次论坛,正是该院在攻坚执行难过程中将党小组建在执行团队上的一次阶段性思想交流和党建经验分享活动。


2017年4月,在北京法院司法改革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大兴法院正式推行执行团队化改革,执行实施团队、执行裁判团队、执行事务团队等办案团队相继成立。在推进团队建设过程中,该院注重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将党小组建立在执行团队上,真正打通党建工作与执行工作有机结合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每一个办案单元在党组织的覆盖下都成为攻坚执行难的先锋队和桥头堡。


该院执行实施庭党支部有党员21人,是全院最大的党支部。自团队化改革以来,该庭的7个执行团队就全部成立了党小组。


在党小组的功能建设中,员额法官作为团队长,既是整个团队的核心,负责统筹、管理和协调团队的日常工作,对案件质量、效率和效果负责,确保团队的高效运转;也是党小组的小组长,担负着这一微型党组织的政治领航职责。为了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执行工作的同频共振,互融互促,团队长在日常工作中既注重在业务历练上为每个团队成员安排适合其业务水平、性格特点的工作分工和培养方案,更注重通过大要案办理、复杂情况处置、团队协作办案等执行实践在党性锤炼上坚定每名党小组成员的理想信念,培育团队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


赵鑫团队曾承办了涉及同一被执行人的50多起劳动争议案件,由于案件涉及的人数多、金额高、立案时间长、程序复杂,执行难度很大。但团队在党小组的带领下,不畏难,根据案情特点,明确分工:由团队长赵鑫制定整体执行方案,法官助理梁栋、李少华、刘媛媛分别负责谈话、扣划和转异议工作。几位党员充分发挥团队合力作用,同步进行多项工作,迅速控制被执行人财产,并组织申请执行人开展多轮谈话,最终全体工人对案款分配达成一致意见。在团队党员的带领下,司法辅助人员和书记员也加班加点,完成了材料统计、案款发放等各种程序性工作。案件顺利执结后,40多名工人为团队送来了“雷霆执行,为民解忧”的锦旗。



与此同时,为充分彰显党小组这一党建微组织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各执行团队还根据党小组规模小、人员少、方便组织的特点,纷纷创新党小组活动形式,通过“小型化 经常化 多样化”的党内政治生活坚定理想信念,凝聚思想共识,破解执行难题。


在“执行微课堂”中,党小组成员轮流主讲党的理论知识、执行实践难题、前沿性法律法规及工作中的体会经验等,大家既丰富了理论知识,提高了业务能力,探讨了实践中的困惑,也沟通了感情,鼓足了干劲儿。


今年进入攻坚执行难决胜阶段后,北京市模范法官、执行实施庭副庭长马元凯召集团队成员召开党小组会议,大家围绕“新时代 新挑战 新使命”主题就发挥党小组政治优势、确保规范执行和高效执行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重温了入党誓词。党小组中唯一的非行政编制人员、聘任制书记员李皓月在讨论时说:“作为共产党员,我不仅要保证自己负责的卷宗规范归档,还要指导好其他书记员,带动大家共同进步,确保评估顺利。” 


近期,赵鑫法官团队党小组和该院组宣科与新闻办党小组签订共建承诺书,执行一线和司法政务两个党小组就人员支援、案件普法、执行宣传、团队推树、业务指导、党建规范化和创新性探索等内容形成“互联互通、优势共享、融合共进”的结对共建模式,为攻坚执行难提供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通过充分发挥党小组的“前沿阵地”作用,截止2018年4月,该院执行改革一年来共新收执行案件10627件,结案10639件,同比分别增加26.97%和26.36%,七个执行实施团队平均结案1105件。其中赵鑫法官团队2017年全年结案近1400件,质效考核在全市执行团队中名列第6名。


党旗,在攻坚执行难的阵地上高高飘扬。党性的光芒,在一次次重大案件的执行现场闪耀;初心的力量,在一次次的凌晨查控送拘中展现;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却不仅仅局限于执行前端。攻坚执行难,是一场前端与后端的协作战。


按照最高法院部署,“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一项重要验收指标是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90%以上要在法定期限内执结。所以,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中财产处置、变现效率的提升格外重要。为了切实解决“找人难、找物难、协助难、财产处置难”执行四难中的财产处置难问题,大兴法院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大数据分析,不断缩短财产处置周期,提高兑现效率。


焦岗,共产党员,大兴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副主任。自2017年4月起,他带领2名法官助理、2名执行辅助人员、1名法警、N名拍卖辅助机构人员组成“1+2+2+1+N”财产处置团队,专门从事财产处置工作,对查扣的符合处置条件的财产,统一进行产权核验、现场勘查、价值评估、上网拍卖、预展看样、过户登记、腾退交付等工作。在团队运行过程中,“有困难 党员上”成为了大家的共识。


2018年5月,焦岗带领法官助理、党员刘朝完成了团队成立以来第一次批量拍卖成交财产的集中交付工作,交付标的物是7辆小客车。车辆存放的仓库闷热,灰土很大,车辆很多,还都是老旧车型。焦岗和刘朝一次次发动车辆,能修好发动的车开出来,修不好的指挥叉车运出,实在不好运的,就上手推。把应交付的车挑出交付后,再分类把其余车辆放回库里。交付了7辆车,实际来回运放了不只三十辆车,汗水浸湿了制服。现场拍卖公司的辅助人员和竞买人都被法官的敬业精神所感动,十分配合,整个交付过程规范有序,高效顺畅。党员表率作用的发挥,激发了团队活力,后端财产处置效率的不断提升又激发了前端财产查扣的积极成效。2018年1月至5月,该院执行实施团队共向财产处置团队移送查扣财物577件,与2017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3倍。


攻坚执行难,还是一场创新思维的竞赛。该院积极借助辖区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签署“智慧执行”辅助体系合作协议,提升财产处置的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成功开展全市首例房产价值网上评估,推行网上VR视频全景展示,预展效果明显增强。通过整合网拍平台、自媒体平台与合作平台三方资源,在多个网络平台推送司法拍卖信息,成交率明显提升,今年1-5月网拍率(网拍案件数/执行案件数)达到2.32%,居全市基层法院首位。


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党同志“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不忘初心,就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出发,不能忘记我们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我们走过的路。


这是马元凯执行团队法官助理刘君莹手机里保存的一张照片。记载着一年来执行工作中找过的人、看过的现场、查过的银行。无论是凌晨还是深夜,无论是夏季的酷暑还是冬季的严寒,都不能阻挡大家在攻坚执行难道路上匆匆却坚定的脚步。


这是我们走过的路,也是我们对党和人民作出的坚守公平正义、打赢攻坚执行难决胜仗的承诺与誓言。“忠于宪法、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初心是理想信念,也是责任担当;是面向执行难的宣战书,也是攻坚战中的定盘星。在初心的映照下,我们将以忠诚担当的职业信念、规范高效的司法实践、破除万难的决心魄力,同心同向、同向同行,坚决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


 
责任编辑:杨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