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警风采 > 人物聚焦
张守国:守得春夏秋冬 成就专业卓著
作者:大兴法院  发布时间:2020-10-11 15:27:13 打印 字号: | |


2018年12月27日,大兴法院张守国法官被市高级法院授予第四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荣誉称号。这一天,是张守国在大兴法院工作的第4864天、在执行一线奋战的第4499天。


2005年,26岁的山东小伙儿张守国拿到了母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颁发的硕士学位,并成功考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职业生涯就此拉开帷幕。


2006年,在办公室工作仅一年,张守国就被党组调到执行庭(现大兴法院执行局前身),一干就是13年。时光荏苒,身边的同事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一直“守”在那里,从未离开。


2019年,刚满“不惑之年”的张守国已是执行局当之无愧的“老人儿”。他是同事们公认的“执行百事通”,更是局里名符其实的“顶梁柱”。在4月开展的大兴法院内设机构改革中,张守国被提拔为大兴法院执行局副局长,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些。


张守国法官在执行一线已走过了13个春夏秋冬。他身上,既有对同事的温暖关怀,也有对执行工作的满腔热情;既有对疑难问题的思考探索,也有对失信行为的严厉打击,恰如春夏秋冬的四季轮转。而他,也在四季轮转的岁月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家型法官。


“张哥这人特别聪明,头脑灵活。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件工作布置下来,他不是一头扎进去,而是在着手之前先琢磨,用什么方法效率更高、更省力气”,跟张守国共事近10年的程立法官这样评价他。张守国法官对工作总是抱有十二分的热忱,全情投入,大胆开拓。他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质效,如此循环往复,把工作做到极致。


2017年,大兴法院执行团队化运行机制改革,张守国被任命为执行实施庭庭长。随着工作深入,张守国渐渐发现了一些制约工作效率的问题。例如,案件材料到达执行局之后,庭内每个团队都得完成填写卷皮、申请网络统查、生成执行通知书、制作并送达相关文书等一系列流程。难度不大,同质性强,重复性高,还特别耗费时间。


“怎么才能省点事儿,既给法官们减负,又让案件加速呢?”那段时间,张守国脑子里始终徘徊着这个问题。经过反复研究琢磨,并与领导和同事充分交流,张守国法官提出建立“团队化+模块化+个性化”的“三化”工作模式。“团队化”在现有的执行办案团队之外,又建立一个团队专门负责上述事务性、重复性工作,通过批量集约处理,提高办案效率。“模块化”分为启动模块、查控模块、处置模块和质控模块四部分,旨在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集约化的最大效果,把法官解放出来。“个性化”是指在前期工作基础上,针对案件具体情况,根据“模块化”的结果进行分析深挖,从而制定针对性方案,集中精力攻克难题。“三化”工作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大兴法院执行实施庭共受理执行案件13289件,在高质量通过第三方评估的同时,完成结案12610件,相较2017年结案8507件提高了48.23%;结案率94.89%,比2017年提高了1.95%。随着“三化”工作模式的逐渐成熟,2018年底,该庭实现了2个多月执结案件7058件的好成绩。


成绩并不能让张守国法官停下探索的脚步。他渐渐发现,在当前集约化处理案件的过程中,仍存在一部分可由计算机、信息化代替人力来完成的工作内容。就此,他特意“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向兄弟法院请教,并大量阅读信息化相关书籍,学习研究阿里飞狐一键查控等先进技术,为引入先进的信息化执行辅助系统而步履不停。


“张哥,这个执行问题你怎么看?”


执行局的同事们都有个“好习惯”——有问题找守国。大家遇到搞不懂的执行规则、分析不透的法律关系、讲不清道理的当事人,第一时间准会想到找张守国法官讨论。大家每每称赞他理论功底深厚,他总是羞涩地笑笑,谦虚道,“我是在执行工作久了,遇到的、见到的案子多,渐渐地有了一些思考而已。”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大家看到的是张守国法官对执行理论和实务的驾轻就熟,却鲜有人知道这背后的付出。从事执行工作以来,张守国始终潜心钻研理论,专业学习从未放松过。他几乎把市面上能买到的有关执行工作的书籍都买回来,一本又一本地啃。为买到杨与龄所著的《强制执行法论》,他几乎跑遍了北京各大书店。从执行法律法规到各类会议纪要,张守国法官都力求学懂学透。他的办公桌上,高高的案卷旁,总摆着《执行案件办案规范》《法律的道路》《中国应用法学》等学术刊物,为的就是见缝插针地给自己“充电”。


张守国法官见缝插针地给自己“充电”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张守国法学功底扎实,善于在理论层面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近年来,他参与编写了《强制执行实务操作指引》一书,撰写《不动产强制执行的困境与突破——不动产替代执行机制即不动产孽息强制执行研究》《公司逃废债案件的执行对策——兼论审计执行的理论基础和程序构建》等调研文章和学术论文,发表、获奖20余篇,学术成果显著。2015年,他入选北京市政法系统“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2018年,被聘任为北京市法官兼职教师,被评为第四届“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


“我确实喜欢琢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形成了一些理论文章,但我最重要的成果不完全在于论文的发表。我更希望把这种钻研和思考的态度带到工作中,感染大家、激励大家,形成一种随时随地研讨业务的风尚和氛围。”正是怀着这种初心,执行实施庭成立不足一个月,张守国就在庭里开设了“执行微课堂”。2017年5月22日,执行微课堂第一课开讲,至2019年四月底已开展了57期。每周一早上,简短的庭例会之后,由一位法官或法官助理担任主讲人,围绕理论和实务中的突出问题、办案技巧、程序规范等内容进行分享。主讲人或是通过个人备课解决大家共同的困惑,或是抛出疑难问题共同讨论分析,亦或是带领大家学习最新的司法解释、探讨与当事人沟通的技巧、分享纾解工作压力的方法。


微课堂蕴藏着大能量。现如今,会议室、办公室、走廊上,餐桌旁,常能看见执行局的小伙伴儿们切磋交流,业务讨论俨然成为执行局的一种风尚。


在这种风尚的引领下,庭内人才辈出,成绩斐然。赵鑫法官因业绩突出,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最强执行干警”“首都劳动奖章”“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马元凯团队承办的腾退案件入选全国法院“2018年十大执行案件”。


“这几年,执行案件数不断攀升,基本解决执行难执行难任务又特别重大。张哥总是在想办法,通过统筹管理,为大家减轻负累。”在同事眼里,张守国法官本就是个“工作狂”。攻坚解决执行难过程中,他更是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工作上。平常跟大家一起加班到八、九点不说,周末还守在单位,中秋节假期也没休息,连轴转了一个多月,一副跟“执行难”死磕到底的架势。迎接第三方评估时,快速精准查找案卷是很关键的一环。张守国为了给大家做好基础性数据分析,连续三天奋战到凌晨,有一次熬到了早上六点,回宿舍稍微眯了会儿,等八点多大家来上班,发现他依然在办公桌前苦战。大伙儿心疼他,“守国,你又瘦了,注意身体”,他却总是不当回事儿,又开始干活儿去了。


回忆起那段忙碌的日子,张守国法官对当时的辛苦总是轻描淡写,却对一个情景记忆犹新。“那段时间忙,我小女儿还不到两岁。早上孩子没醒我就去上班了,晚上加完班到家孩子早睡了,总也打不上照面。有次我一回家,小女儿见到我就跑,不认识我了,不让抱,一抱就哭。”这位山东汉子的语气中满是愧疚。


亮剑执行难,不仅仅在于大量时间、精力的投入,也在于规则的有效树立和公正的及时兑现。在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等申请执行北京国光高科电子有限公司案件中,涉及执行案件107件,总标的额约6.2亿元。被执行人的财产拍卖后所得价款不能足额清偿全部债务。该案涉及建设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的确认、工资债权的保护、抵押权、普通债权以及税款等复杂问题。因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此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对此分歧很大。张守国明白,案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当事人的利益就难以得到公平合理的保护。为充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利益,他及时组织启动“执行转破产”程序,该案已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按照破产程序立案审查。这起案件成为北京市第一起执行转破产案件,为“执行转破产”程序的适用提供了参考和范例。


张守国法官工作忙,人又瘦,走路总是大步流星、步履匆匆,步频都比别人快一倍。但如果你在路上见到他,和他打招呼,他一定会微笑着回应。张守国法官用他的工作风格影响着身边同事,用他的价值观念感染着年轻干警,如春风一般温暖着大家。


“张哥不愧是孔孟之乡出来的,脾气特好,很少见他发火儿,对我们特别好。”大家伙儿都这么说。执行局的队伍非常年轻,许多法官助理工作时间不久,常被当事人闹的焦头烂额,形成强烈的抵触情绪。每每这种情况,张守国不是批评或者指责,而是带着助理共同接待当事人,理顺法律关系,阐述法律规定,捍卫法律权威。既让当事人心服口服,也让法官助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学习和成长。


“张哥总跟我们说,‘坚持的东西一定要做下去,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重要的地方’。”每年全国法院学术论文讨论会,张守国法官都大力支持干警参加。工作再忙,他都会帮着分析选题,指引研究方向,提出修改意见。他还会指出目前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程度,讨论的前沿话题,帮着大家节约时间,少走弯路。


张守国法官对大家关心爱护,大家也“投桃报李”。“张哥人挺瘦,饭量又不大,我们总希望他能多吃点,就常悄悄往他桌上放点零食。”对大家而言,他是领导,也是老师;是兄长,也是朋友;是庭里的主心骨,是大家的引路人。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你在执行战线十三年如一日的坚守和付出我们有目共睹;百姓期盼,责任如山,你在攻坚执行难过程中不辞辛苦地担当与奉献我们铭记于心;弦歌不辍,薪火相传,你在工作之余的勤思善学、笔耕不辍我们备受鼓舞;春夏秋冬,只争朝夕,你作为审判业务专家的斐然业绩和熠熠光辉我们共同见证。

 

 

 
责任编辑:杨盛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