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学实务 > 调研成果
大兴法院五项举措加强人民法庭 法律释明工作
作者:大兴法院 研究室 陈琨  发布时间:2014-11-19 14:39:36 打印 字号: | |
  针对人民法庭一般地处郊区,当事人诉讼参与能力低,缺乏必要法律知识等现象,大兴法院为提高审判质量,提出加强人民法庭法律释明五项举措,积极贯全市人民法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一是加强法律释明规范化建设。为规范释明工作,该院要求法律释明必须书面化,格式化,中立化,公开化,并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法律释明流程;制定法律释明规范,细致规定了法律释明的主体,对象和内容,明确法律释明的责任部门应当是作出裁判的审判庭,而该案件的主审法官为答疑的主要主体,必要时可以组成合议庭集体研究后得出结论,当主审法官无法解释或者解释不全时,可以由庭长另行指派;同时,将法律释明工作作为司法工作人员的一项激励机制,建立法律释明的奖惩制度,改善诉讼服务质量;此外,建立当事人投诉机制,从外部监督人民法庭法律释明工作,为当事人建立档案,准确记录法律释明的主要内容,同时将该档案归档保存。

  二是提升法律释明信息多元化程度。借住科技力量,搭建多元化的法律释明平台。大兴法院已建成的诉讼服务平台,自动语音咨询系统,官方网站留言板块,官方微博实时解答单元等都为法律释明提供了更新更快更高效的途径。在今后的工作中,大兴法院将重点关注法律释明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开发和推广更多便民信息技术,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多元化的途径;同时鼓励群众使用科技产品获取法律必要知识,助力人民法庭工作在基层顺利展开,也使人民法庭法律释明工作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群众。

  三是强调法律释明要看对象,分阶段,抓重点。在法律释明的内容方面,除了一般法律常识的解答外,大兴法院结合审判实践认为在开展法律释明工作时应当分人,分时,分事。在立案时,应当注重诉讼风险的释明,明确告知当事人有关法律,举证风险,败诉风险,执行风险等;在审判阶段,注重对实体法律,诉讼流程,庭审纪律等的释明;对于一些缺乏法律知识的当事人,结合案情,适当加强诉讼策略的引导,减轻当事人诉累,提高人民群众对人民法庭的满意度。

  四是坚持法律释明通俗化。针对法律释明的受众特点,大兴法院在加强法律释明工作的同时强调法律释明应当走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化解群众的疑惑。为此,大兴法院一方面组织开展接待法官业务能力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法律释明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加强普法宣传,继续推动法院“开放日”,欢迎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了解司法过程,以广播电台,新闻媒体法制宣传栏目为载体,挖掘典型案例,通俗讲解。同时,促进裁判文书的公开化,加大司法公开力度,树立人民法庭亲民形象,推动法律释明顺利展开。

  五是重视法律文书说理性。大兴法院要求审判员提高审判文书质量,理顺文书逻辑,加强文书的说理性,为此该院狠抓执法办案,强化审判管理,组织专门人员对文书质量开展监督检查,并建立了相关通报问责机制,同时该院自主开发并推广使用文书校对系统等一系列提高文书质量的科技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进一步推动了法律释明工作。
责任编辑:大兴法院 研究室 陈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