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干警风采 > 办案手记
用爱心守护正义
作者:郝文婷  发布时间:2009-12-28 11:00:27 打印 字号: | |

         记得在高院组织的培训中,有同事向宋鱼水法官请教:“作为法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应当怎样对待当事人?”宋法官说:“心中有当事人,当事人心中自然会有你。”作为刚刚进入法院系统的新人,对法官职业无限憧憬的同时,自然会对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如何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保障当事人权益充满疑惑。

         培训结束后,我来到了大兴法院红星法庭协助从事立案工作。在立案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当事人接触,并需要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几个月的立案工作中,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那天是星期一,在排队等待立案的人群中,我注意到三位穿着略显破旧的同志正在焦急地望着立案的法官,他们焦急的目光中夹杂着显然由于第一次来到法庭起诉而流露出的怯懦和期待。轮到他们立案时,通过交谈得知这三位同志是外地来北京打工的建筑工人,辛辛苦苦工作了半年,本来满怀希望能够得到几千元的劳动报酬,却不料工程结束后,包工头拒绝支付劳动报酬。他们多次与包工头协商未果,无奈才诉至法院。了解到三位同志的情况后,我告诉他们法庭针对拖欠劳动报酬案件特地开设了绿色通道,并向他们解释了立案需要那些材料,尤其告诉他们应该提交哪些证据复印件,提供哪些有效信息,以保证法庭绿色通道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尽快获得劳动报酬。经过半个多小时解释后,我以为他们很顺利地立案。然而,他们看上去依然非常为难,我问道:“大哥,您还有什么问题吗?我们会尽力为您解决的。”其中一位年纪稍大的同志说:“法官,非常不好意思,我们支付不起起诉费,还是不能立案。我们给法庭添麻烦了。”我才发现自己想到了尽快立案需要的手续,却忽视了诉讼费用的预付这一问题。于是,我向庭长汇报了这一情况,庭长立即告知他们可以申请法律援助,通过这一途径就可以解决无法预缴诉讼费用的问题。一个多小时之后,三位同志拿着法律援助函和整理好的诉讼材料再次来到立案室,我帮他们顺利办理了立案手续,并告诉他们案件已经受理,法庭会对他们的情况通过绿色通道尽快处理,让他们回家静候法庭通知。三位同志听到后,激动地说:“法官同志,谢谢您,真不亏是人民法院啊,没想到我们的案件这么快就能够受理。”我赶忙说:“您别客气,维护人民的权益是我们法院的职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看着他们高兴地离开法庭的背影,一股自豪感拥上心头,我第一次在自己的岗位上通过努力帮助当事人解决了困难,第一次在司法实践中运用法律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第一次践行了多年来一直梦想的法治理念,体会到了从事法律工作带来的快乐,这种快乐远远大于学生时代个人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来自于急需获得法院帮助的当事人,来自于捍卫社会公正的职业理想,来自于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当事人的体谅和感动。
责任编辑:贺维